科学传播
媒体报道
科普文章
科学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媒体报道
中科院院士林群做科普常常被“提醒”,众科学家呼吁—科学家做科普不能再被当做不务正业

  76岁的数学家、中科院院士林群有件事想不通——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画“微积分连环画”向公众普及数学知识,但时常有人“提醒”他:“您老干这些,人家以为您不懂最新研究,我们都不敢请您作报告了。”

  有趣的是,林群受邀到德国参加研讨会,主办方特别要求他将报告内容分成五部分:中学生能听懂的、大学生能听懂的、研究生和专家能懂的、只有自己懂的和自己不一定懂的。“科普应是科学家的天职”,林群想不通,为什么在中国做科普却仿佛成了一件不务正业的事情。今天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林群和两院院士师昌绪、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与媒体记者互动,共话科普的责任担当,呼吁创新有利于科普的机制和环境。

  丁林2005年到2007年间每年定期在可可西里地区科考,他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对科考进行持续报道,曾引起一阵“可可西里热”。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在媒体上多次露脸给他带来不少“负面效应”,有人议论:这不是浪费时间吗?他是不是科研做不下去了?

  “很多人认为科学家做科普是出风头,或者干不下去了。”丁林说。

  “现在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是看学术成果,而科普并不在评价体系之中”,在师昌绪看来,人们的认识误区在一定程度上源于评价制度的缺陷,“其实科普有时候比一个重大项目还要有意义”。

  缺乏制度激励和保障,科学家做科普只能凭自我兴趣。记者接触的多位科学家反映,这种体制下往往只有退休的老科学家和一些超脱的年轻人才有勇气去做科普,更多人在跑项目和完成论文之间疲于奔命。

  在科研项目中明确科普任务及经费比例,被看做是让科研人员“敢做”并“愿意做”科普的有效机制。丁林现在正与美国科研机构合作一项名为“重回雅鲁藏布江”的研究,这项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项目有部分专门经费留给科普。

  记者获悉,日本文部科学省在《科学白皮书2008》中规定,将科研经费的3%用于科普专项;美国国家宇航局从2003年开始在《年度战略计划》中要求每个科研项目都必须包含科普任务,并在各项目预算中单独拿出2%的经费予以支持;美国国家能源部则在《能源政策法案(2005)》中要求各类研究项目必须承担科普任务,并在项目计划书中对科普任务的内容、形式、目标人群和经费比例作出详细说明。

  “我国科研项目预算中实验材料、出差、会议等项目十分详细,唯独没有科普。”丁林说。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2-03-30 03版)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小洪山西30号 电话: 027-87199543 邮政编码:430071
ICP备案号 鄂ICP备20009030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