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
媒体报道
科普文章
科学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媒体报道
【中国青年报】我国科学家“点亮”人体肺部

  中青在线武汉9月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今天在武汉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周欣领导的超灵敏磁共振研究团队,通过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教授吴光耀团队合作,刚刚获得了我国首例肺部病人(哮喘)的气体磁共振影像,通俗点说,即在我国首次“点亮”了人体肺部,这意味着,未来我们不仅可以获得肺部的结构信息,还能对肺部气体交换功能进行可视化研究,从而应用于肺癌等疾病的早期检测研究。

  近年来,由于吸烟、空气污染、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尘肺等肺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2015年发布的肿瘤发病率统计年报表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恶性肿瘤首位,是癌症中的头号杀手。在城市中,每4个死亡的癌症患者中,大约就有1个是死于肺癌,预计到2025年,我国每年仅死于肺癌的人数将接近100万人。

  目前,临床上用于肺部疾病检测的影像学技术包括胸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等。不过,周欣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虽然这些方法都能够得到肺部的空间结构和一定的功能信息,但都不能全面地提供一个名为“肺部气-气交换和气-血交换”的系统功能指标,而这个指标,才是临床医生眼中“能够真正帮助他们‘察觉’肺部重大疾病早期发病”的信号。此外,这些方法都具有放射性,同时肺是对辐射非常敏感的器官,这些放射性的影像方法可能会对受试者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损伤。

  于是,科学家将希望寄于磁共振成像技术——一种无放射、无侵入的影像学技术,不仅能对人体大部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进行成像,也能对其功能进行成像。但对这项技术来说,肺部依然是它的“盲区”。周欣告诉记者,传统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实现,要基于人体中水质子的信号,但肺部内多是气体和空腔组织,其水质子的浓度比正常组织低约1000倍,因此,通过这一技术所呈现出的肺部图像,看上去就是一片“黑色”。为了“点亮”肺部,就要获得信号增强大于数万倍的气体信号。

  当天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周欣团队经过5年的攻关,成功研制出气体产率高、控制自动化、可移动式的129Xe(氙-129)气体极化装置,能够将原子核自旋的极化度增强倍数提高到44000倍以上——数万倍的气体信号达到了!接下来,这一团队还研制出了人体“马甲式”高灵敏肺部成像探头,并于9月4日获得了我国首幅活体超极化氙-129人体磁共振影像。








 
  相关新闻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小洪山西30号 电话: 027-87199543 邮政编码:430071
ICP备案号 鄂ICP备20009030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