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
媒体报道
科普文章
科学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媒体报道
【长江日报】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北斗三号载武汉“心”上天

  5日,北斗三号全球组网首发双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而双星的“心脏”,新一代高性能星载铷原子钟,其中有两台为地道的武汉造,其研制者就是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梅刚华团队。这一关键技术,打破了长久以来少数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心脏”,星载原子钟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昨日,梅刚华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与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采用了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对提升系统定位精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定位精度可以达到2.5-5米”。

  在北斗系统工程建设启动之初,少数西方国家垄断了星载原子钟技术,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在从国外引进星载原子钟遭拒后,要建成完全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只能靠自己。

  “星载原子钟技术难度极大,除了精度要求极高以外,还要满足苛刻的小型化、低功耗、长寿命、高可靠性要求。”为了实现我国星载原子钟技术从无到有、由有到强的跨越,梅刚华的团队奋斗了20年,做了上百次试验,没有正常休过一次长假,甚至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问题,三天三夜没合眼。

  梅刚华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这次两颗卫星“装备”的新一代高精度星载铷原子钟,天稳定度已达到与美国GPS系统最新型卫星所用星载铷钟相当的水平,跻身国际顶尖行列。“在不考虑卫星系统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可满足卫星导航系统亚米级定位精度要求”。

  据了解,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是我国最早开展原子钟研究的单位,也是国内唯一具备星载铷原子钟整机设计和研制能力的单位。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过程中,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共研制并成功应用了多台星载铷钟正样产品。

  “让中国的北斗用上最好的钟!”梅刚华说,这是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星载铷钟团队每位成员的执着追求。目前他们正在开展技术攻关,研制下一代更高精度星载铷原子钟,争取在不久的将来把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再提高一大步。

(发布于2017年11月8日《长江日报》)








 
  相关新闻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小洪山西30号 电话: 027-87199543 邮政编码:430071
ICP备案号 鄂ICP备20009030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