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入口
邮箱登陆
群组平台
所长信箱
网站地图
English
中国科学院
首 页
|
概况
|
机构设置
|
新闻中心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生教育
|
合作交流
|
创新文化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人才招聘
|
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学术活动
科研动态
研究生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报告
公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动态
固体NMR新方法探测蛋白质的界面
2008-06-25 | 编辑:蔡怡春 |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
固体NMR新方法探测蛋白质的界面
发布人:蔡怡春
发表日期:2008-5-13
点击次数:224
- 1 -
- 2 -
在4月30号出版的《美国化学会志》(JACS, 2008, 130, 5798)上报道了我所杨俊博士在美国University of Delaware 用固体NMR新方法研究蛋白质界面的研究工作。
一些生物大分子,如膜蛋白,蛋白质复合体,蛋白质纤维等,在生命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难于得到这些生物分子的单晶以及它们在溶液中的低溶解度, 用X-ray和液体NMR很难得到它们的结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膜蛋白质。膜蛋白约占与人类基因编码有关的蛋白质的30%,一些重要的生命活动如能量转换、信息识别与传递、物质运送和分配都与膜蛋白密切相关。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157种(总共约3万种)膜蛋白的三维结构结构是已知的。对于这些“困难”的生物大分子,固体NMR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研究手段之一。自从2002年德国科学家首次用魔角旋转NMR得到固体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以来,这几年这个领域飞速向前发展。随着高磁场NMR仪器的使用,魔角旋转NMR探头技术的发展,固体蛋白质样品制备技术的成熟和一批两维到四维固体NMR脉冲序列的使用,魔角旋转NMR研究蛋白质的能力大大提高,魔角旋转NMR已经能够对25-30 KDa的蛋白质进行NMR信号全归属和相应的结构和动力学研究。
在这个研究中,杨俊和University of Delaware 的同事Tatyana Polenova设计了一组新脉冲序列,他们用这组脉冲序列研究了用不同同位素标记的thioredoxin蛋白质组装体的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界面。首先他们用理论模拟和NMR实验证实了固体NMR中的REDOR技术可以用来消除13C,15N全富集的蛋白质主链上的15N信号,实现了用一个蛋白质样品同时进行NMR信号归属和蛋白质界面研究。借助于对远程相互作用敏感的1H/13C REDOR和PAIN-CP技术, 他们设计了两个脉冲序列,用不同核自旋对的相关性观察到了蛋白质界面上空间相近的残基对。另外,他们还设计了两个脉冲序列对蛋白质另外一段的主链上的15N信号进行了归属。这组固体NMR的脉冲序列和相应的同位素标记方法将可以在更大的蛋白质复合体的界面研究中使用。
相关新闻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小洪山西30号 电话: 027-87199543 邮政编码:430071
ICP备案号
鄂ICP备20009030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