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的江昀緯教授做客武汉物数所“天眷波谱青年论坛”,为该所师生做了题为“The minimum condition for BAX to induce apoptotic membrane proes”的精彩报告。
江昀緯教授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现任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副主任。江教授从事化学、物理、分子生物、生物医学等跨领域研究,通过发展和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的实验技术与光谱理论,研究生物大分子、纳米材料的生物物理过程与动力学行为,并进行生物医学的分析与应用,在PANS,JACS,JMR,J. Phys. Chem. B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连续两届获得台湾科技部优秀年轻学者研究计划。
ESR通过检测和分析顺磁探针的电子共振频率,可揭示所测分子的结构、动力学和动态学信息,在化学、物理、生物医学方面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此次报告中,江昀緯教授分享了他们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综合运用ESR和荧光技术,研究了BAX蛋白激活、形成多聚体,导致线粒体外膜蛋白透化(MOMP)进而引起细胞凋亡的机制,ESR的结果表明,BAX同时存在两种结构状态,它们分别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激活,并且发现,线粒体膜上的心磷脂(CL)是BAX激活后导致MOMP的必要条件。该研究加深了人们对BAX调控线粒体依赖的细胞凋亡的理解。
由于ESR的原理与NMR类似,报告后,江昀緯教授就ESR的理论与应用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此外,由于ESR在蛋白质动态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江昀緯教授就该方法的应用与武汉物数所唐淳研究员团队的师生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并达成了初步的合作研究意向。